高新區港灣1號IC設計孵化基地。
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35.2%、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81.4%,高新區上半年四個經濟指標增速在全市排名第一……
2021年上半年,高新區在持續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同時,圍繞建設全市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交出了一份驚艷的“期中答卷”,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全年精彩”夯實了基礎。
辯證分析上半年的高新區經濟,驚艷的“期中答卷”主要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科技創新貫穿產業發展始終,一方面以產業集聚提升產業成效。
科技創新貫穿產業發展始終
來自高新區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成為全區經濟增長的“頂梁柱”。
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先進制造業分別實現增加值36.6億元和39.3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64.2%和69.0%,同比增速分別為61%和47.3%,遠高于工業平均水平。
151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21.4億元,同比增長31.5%,比全區水平高出3.3個百分點;實現增加值40.9億元,同比增長51.7%,比全區水平高出15.4個百分點。
56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9億元,同比增長22.7%,比全區水平高出9.9個百分點。
生物醫藥產業、家電電氣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1.1%、37.0%、32.3%。11家電商平臺交易額44.7億元,同比增長14.6%。
聚焦主導產業抓招商,是高新區全體干部的共識。“我們招商瞄準的項目,必須是圍繞園區的主導產業,且必須具有‘高’和‘新’兩個特點的項目。”高新區商務局局長李健稱。
所謂“高”,就是高技術、高水平人才團隊、高效益的產業和項目;所謂“新”,就是符合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產業和項目。如第三季度剛剛簽約落戶的東信時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個專注于移動營銷領域的研究和產品研發,為大型商業客戶提供移動精準營銷服務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就是新經濟的代表。
“因此,在招商過程中,我們的團隊幾乎是用一半的時間找自己想要的項目,剩下一半時間用于拒絕自己不想要的項目。”對于入園項目和企業的把關,李健深感責任重大。
項目落地后,進入企業投產和發展階段。“這個階段我們政府職能部門主要為企業提供建設、投產、創新服務。”高新區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局局長張漢明表示。
集成電路產業是高新區的三大主導產業之一。2021年2月,高新區在原有的《高新區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基礎上,新增“重磅級”的人才引育扶持條款。其中,對符合條件的產業緊缺人才給予最高80萬元的生活補貼,對符合條件的轄區高校給予最高500萬元的學科建設資助支持。
受高新區新政策的刺激,園區內的集成電路產業企業也在通過自主創新實現“突圍”。自2018年起,高新區集成電路企業研發經費投入每年超過6億元。截至2020年,全區集成電路企業有效發明專利量累計達522項,同比增長29%。
目前,高新區僅集成電路產業領域就擁有37家高新技術企業,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5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0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和2個市級工程技術中心。此外,炬芯科技、英諾賽科、鼎泰芯源等16家企業入選珠海市獨角獸企業培育庫。
產業集聚提升產業成效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沉淀,目前唐家灣主園區高新企業總數535家,基本分布在12個孵化器和2個工業園區(金鼎工業園區及科技創新海岸),形成了軟件和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智能制造和機器人三大主導產業。
一直以來,高新區堅持以加快發展高標準產業園為目標,以“一個產業規劃、一個產業政策、一個產業基金、一個產業園區、一個產業辦公室”的“五個一”模式推動產業集聚化、特色化發展。
2020年7月,根據《廣東省加快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珠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將集成電路產業打造成五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的發展目標,高新區出臺了《珠海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圍繞“以‘芯片設計’為核心,以‘化合物半導體’為突破,以健全‘封裝測試產業鏈條’為抓手”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新定位,奮力做大做強集成電路產業。
截至目前,唐家灣主園區集聚科技型中小企業509家、上市掛牌企業33家,均占全市1/3;獨角獸培育庫入庫企業48家、占全市45%。其中,港灣1號科創園已引進億智電子、英集芯、昇生微電子、海奇半導體等集成電路產業獨角獸入庫企業,產業龍頭已嶄露頭角,聚集了以電源管理器、智能音箱、藍牙、存儲、SOC和消費電子等芯片產品為代表的設計類企業,集成電路產業聚集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從上半年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高新區產業集聚提升產業成效,主導產業發展提速提質。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上半年經濟規模達63.87元、同比增長24.5%。其中,集成電路產業經濟規模達17.34億元、同比增長69.3%;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實現工業產值31.9億元、同比增長17.5%;智能制造和機器人產業實現工業產值70.74億元、同比增長56.35%。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從發展動能來看,高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創新資源要素、經濟協同指標持續向好。
有效投資總體平穩。上半年高新區實現固定資產投資額133.9億元、同比增長15.7%。完成工業投資21.1億元、同比增長8.9%,智谷圓芯廣場、廣東醫谷產業基地、清華科技園續建項目、圣博立科創園、健帆血液凈化項目等五個項目上半年投資超億元。
創新動能持續增強。引進重點項目42個(列入市重點項目17個),投資總額317億元,包括總投資30億元的珠海首家晶圓廠項目(奧松8英寸MEMS微機電系統特色半導體IDM產業基地)。由中山大學建造的國內最大海洋綜合科考船“中山大學”號正式交付。安聯銳視公司在創業板成功上市,炬芯科技通過上交所上市委員會議并提交注冊,目前正等待注冊審核后上市。簽約落地“中國芯”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經濟協同指標良好。上半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2億元、同比增長35.2%。重點項目進展順利。89個市重點項目預計完成投資84億元,完成進度50.80%,實現過半任務目標。第三產業(除房地產外)投資拉動作用顯著。學校建設、城市更新改造、道路建設等實現投資29億元,同比增長78.9%,拉動全區投資增速11.06個百分點。
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局長李保衛表示,隨著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力度加大,該區醫療、教育、文化旅游、社會保障等方面,逐漸滿足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弱有眾扶”的幸福民生新標桿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來源:珠海特區報)
服務流程
Services
10760-86320799
項目咨詢
2約見工程師
上門洽談設計方案
3確認方案
并簽署施工合同
4工程項目
立項進場施工
5嚴格把控質量,
滿意竣工驗收
6南方體育工程為您
提供售后服務